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排名 > 各省排名 > 四川 > 正文 >

2023年四川自贡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推荐

来源:四川 日期:2023-06-25 浏览:

【www.altdl.com.cn--四川】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3年四川自贡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年四川自贡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第I卷(选择题  共1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1分。

1. 央视《国宝大会》(第二季)“舟楫千里”节目介绍:隋炀帝开了许多新的河道,连接了原有的自然和人工河道,开通了一条北到涿郡、南到余杭的最主要的交通大动脉。该“大动脉”指(   )

A. 都江堰              B. 赵州桥              C. 大运河              D. 长城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隋炀帝……开通了一条北到涿郡、南到余杭的最主要的交通大动脉”,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是隋炀帝开凿的北抵涿郡、南达余杭的大运河,C项正确;都江堰是战国时期李冰修筑的水利工程,与隋朝隋炀帝无关,排除A项;赵州桥只是一座桥梁,不符合“北到涿郡、南到余杭……交通大动脉”这一描述,排除B项;长城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综合性防御工程,与题意描述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 博物馆见证历史风华。某博物馆计划推出唐代专题展览,根据下面展出的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 民族交融            B. 对外交流            C. 经济繁盛            D. 多彩艺术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步辇图》描绘的是以贞观十五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将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带到了西藏,促进了西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为汉藏友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深得藏族人民的爱戴。文成公主去世后,当地人把她看作是救苦救难的白度母,也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唐穆宗时,唐蕃会盟,立“唐蕃会盟碑”,此碑至今仍屹立在大昭寺门前,成为汉藏人民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据此可知,三幅图片是唐蕃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反映了汉藏兄弟民族的友好情谊。因此,题干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是民族交融,A项正确;由此可知,题干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是民族交融,没有涉及对外交流,也没有涉及经济发展的内容,排除BC项;仅绘画和雕塑不能反映艺术的丰富多彩,排除D项。故选A项。

3. 据陈元靓《事林广记》记载,某朝“万里车书新一统”,开创了中央王朝与蒙古、中亚、西藏等地区关系的新局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所建立的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材料描述的王朝是(   )

A. 唐朝                B. 北宋                C. 元朝                D. 清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所建立的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结合所学可知,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且将西藏正式纳入中央管辖,开创了中央王朝与蒙古、中亚、西藏等地区关系的新局面,符合题意,C项正确;唐朝是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北宋只是完成了中原和南方的统一,不是大一统王朝,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两项;清朝是继元朝之后又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不符合“历史上第一个”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

4. 对联蕴含历史信息。下图对联称赞了一位打败占据台湾38年西方侵略者的民族英雄,台湾同胞尊称他为“开台圣王”。“开台圣王”指(   )

    

A. 戚继光              B. 郑成功              C. 林则徐              D. 邓世昌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干“下图对联称赞了一位打败占据台湾38年西方侵略者的民族英雄,台湾同胞尊称他为‘开台圣王’。”和所学知识可知,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这场战争结束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台湾的经营,开启了明郑政权对台湾的统治,郑成功被台湾同胞尊称为“开台圣王”,B项正确;戚继光抗击倭寇,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均与材料“开台圣王”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5. 史学界将1840-1949年中国近代史定义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使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的含义指(   )

A.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化的深渊                 D. 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性的鸦片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和关税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使中国由一个独立主权的国家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此“大变局”的含义指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项正确;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与题干内容“使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符,排除B项;甲午战争,《马关条约》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化的深渊,与题干内容“使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符,排除C项;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题干内容“使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6. 《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出现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以康、梁为首的新兴民族资产阶级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见下表)。“新的高度”体现的是(   )

人物

主要活动

康有为

发起“公车上书”,组织保国会

梁启超

《中外纪闻》《时务报》主笔

严复

翻译《天演论》,主持《国闻报》

 

A. 宣传维新启蒙思想                           B. 推动民主共和传播

C. 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                         D. 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的公车上书,使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次觉醒。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据此可知,“新的高度”即表格内容体现的是宣传维新启蒙思想,A项正确;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与“表格人物”不符,排除B项;1915年,陈独秀等掀起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与“表格人物”不符,排除C项;1919年,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表格人物”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7.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指出:辛亥革命绝非简单的旧式革命,它有现代化的成分,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铸造的是千年壮举。其中,“千年壮举”指(   )

A. 冲击旧制,思想启蒙                         B. 推翻帝制,建立共和

C.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D. 拒绝签字,维护主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铸造的是千年壮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因此,辛亥革命不只是打落了一顶皇冠,而且加速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所以,“千年壮举”是指“推翻帝制,建立共和”,B项正确;戊戌变法主张兴民权,开设议会,实行君主立宪制,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因此,“冲击旧制,思想启蒙”是指戊戌变法,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因此,“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是指新文化运动,排除C项;五四运动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维护国家主权,因此,“拒绝签字,维护主权”是指五四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

8.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各派针对时局发表自己的看法,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当时,中共的态度是(   )

A  扰乱形势,积极救蒋                          B. 讨伐张杨,震慑中共

C. 扩大事态,挑起内战                         D. 和平解决,联蒋抗日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题干“1936年西安事变”和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首先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形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D项正确;“扰乱形势,积极救蒋”应是以宋美龄为代表的亲英美派的态度,排除A项;“讨伐张杨,震慑中共”应是以何应钦为代表的亲日派的态度,排除B项;“扩大事态,挑起内战”应是以日本的态度,排除C项。故选D项。

9. 在自贡市某校举办的“讲好家乡历史人物故事”征文比赛中,某同学搜集了如下材料,据此推断他的征文题目为(   )

 

照片

 

证书

 

纪念品

 

A. 《北伐建奇功,秋收总指挥——卢德铭》

B. 《烽火长征路,遵义洒热血——邓萍》

C. 《走进千年盐都,寻找盐的味道——抗日献金》

D. 《537.7高地!——听太公讲那抗美援朝的事》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分析图片可知,证书是颁发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纪念品赠给“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由此可知,该同学的征文内容与抗美援朝有关,征文题目应为《537.7高地!——听太公讲那抗美援朝的事》,D项正确;《北伐建奇功,秋收总指挥——卢德铭》与北伐战争、秋收起义相关,排除A项;《烽火长征路,遵义洒热血——邓萍》与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相关,排除B项;《走进千年盐都,寻找盐的味道——抗日献金》与抗日战争相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0. 1956年7月13日,在长春一汽崭新的总装线上,装配出了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之后,新中国汽车制造业取得巨大成就(见下表)。这主要得益于(   )

            项目

年份

汽车总数

解放牌汽车(整车)

吉斯150型汽车(仿苏)

1955

61

 

61

1956

1654

1225

429

1957

7904

6227

1

 

A. 第一个五年计划      B. 改革开放            C. “三步走”战略      D. 西部大开发

【答案】A

【解析】

【详解】观察表格可知,到1957年,我国汽车制造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且自行设计制造的能力迅速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我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的任务大都超额完成。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因此,题干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第一个五年计划,A项正确;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底,1987年党的十三大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均与题干“1956—1957年”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11. 据统计,1979年秋,小岗村全队共收粮食13.2万多斤,相当于1966年到1970年5年产量的总和;向国家出售粮食2.99万斤,是任务的10倍;人均收入由上年的22元上升到400元,“讨饭庄”一跃为“冒尖庄”。小岗村成为“冒尖庄”的主要原因(   )

A. 人民公社化运动      B. 三大改造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国有企业改革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1979年”“小岗村”,结合所学可知,小岗村1978年实行了大包干的分田到户,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所以有了1979年的大丰收,C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因为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最终导致了严重的经济问题,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三大改造1956年底已经基本完成,与“1979年”相隔较远,排除B项;国有企业改革是城市改革的内容,小岗村属于农村,排除D项。故选C项。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外交战略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下列属于20世纪70年代外交战略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

A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促成印度支那问题得以解决

C.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符合题意,C项正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间是1953年,促成印度支那问题得以解决是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于2015年,均与“20世纪70年代”时间不符,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3. 它为现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形成打下基础,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是英国“宪政”的奠基性文件之一。材料中的“它”指(   )

A. 《大宪章》          B. 《权利法案》        C. 《独立宣言》        D. 1787年美国宪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为现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此,材料中的“它”指《权利法案》,B项正确;英格兰曾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维护教俗贵族的特权,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原则,与题干“议会至上的原则”不符,排除A项;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颁布了《独立宣言》,独立后制定了“1787年美国宪法”,均与题干“英国”不符,排除CD项。故选B项。

14.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衔接并交错在一起的,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企业加大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达到了一定程度。材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   )

A. 范围广规模大进展快                         B. 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

C. 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                         D. 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企业加大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达到了一定程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企业资助科学家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科学家的发明可以很快应用于生产,D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确范围更广、规模更大、进展更快,但材料未体现这一特点,排除A项;两次工业革命都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这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不是其显著特点,且与材料关联不大,排除BC两项。故选D项。

15. 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改革宣言。从法令内容上看,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改革最终使2100万农奴获得了解放,促使社会各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这反映了俄国(   )

 

A. 推行文化教育        B. 废除农奴制          C. 加强中央集权        D. 向西方学习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农奴获得解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民获得人身自由,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因此,从表面上看,这个法令解放了农奴。所以,题干反映了俄国废除了农奴制,B项正确;由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俄国废除农奴制,没有涉及文化教育、中央集权和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排除ACD项。故选B项。

16. 《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指出: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三四年来我们稍稍学会了实行急剧的转变。为此,1921年苏俄政府实行“急剧的转变”表现为(   )

A.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开始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                     D. 采取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1921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认为商业交换可以使农业和工业之间产生联系,而这需要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生产,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商品和货币,否定市场的作用,按照共产主义原则分配产品,与题干“急剧的转变”不符,排除A项;1928年苏联开始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于1936年,均与题干“1921年”不符,排除CD项。故选B项。

17. 《国际关系史》(第七卷)指出: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宣称,不论直接侵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都有权进行干涉,且没有“地理界线”。这反映了美国对外政策的实质(   )

A. 控制欧洲            B. 干涉亚洲            C. 独霸美洲            D. 称霸世界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都有权进行干涉,且没有‘地理界线’”可知,美国“杜鲁门主义”的本质是打着维护和平的幌子称霸世界,D项正确;材料没有具体提及亚洲、欧洲和美洲,而是说没有“地理界线”,这说明美国“杜鲁门主义”妄图称霸的并不是某一个大洲,而是世界,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8.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为了促进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其成员国的关税普遍降低,贸易壁垒减少。这表明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   )

A. 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                         B.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C. 促进全球贸易的发展                         D.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分析题干材料可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它的作用是其成员国的关税普遍降低,贸易壁垒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据此可知,世界贸易组织的目的和作用都围绕“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和贸易发展”展开,因此,题干表明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全球贸易的发展,C项正确;欧盟的成立,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与题干“世界贸易组织”不符,排除A项;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与题干“世界贸易组织”不符,排除B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建立国际新秩序有关,与题干“促进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22分)

19.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国防近(现)代化”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设计了以下任务,请你参与。

任务一【自主梳理——早期军事近代化】

材料一  19世纪60-9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一批握有实权的清朝官员,力争恢复旧秩序,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和学习西方的科技,创办近代企业,推行军事现代化。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人物

时间

主要活动

口号

曾国藩

1861年

安庆内军械所

_________

_________

1865年

江南制造总局

左宗棠

1866年

福州船政局附设船政学堂

张之洞

1887年

广东水师学堂

 

(1)请完善表格“_______”内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推行军事现代化”的主要举措。

任务二【情境再现——人民军队新型化】

材料二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依据“找着新的道路”的要求,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起义,古田会议解决了军队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铸造了人民军队的军魂。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为创建新型人民军队所做的成功探索。(选取两幅及以上图片,简要说明)

任务三【成果汇报——钢铁长城筑国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工作,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科学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在国防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在国防建设上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综合上述探究活动,谈谈你对国防近(现)代化建设的认识。

【答案】(1)人物:李鸿章。口号:自强;举措:筹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2)选取:南昌起义朱德手枪实物和三湾改编。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于是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   

(3)原因:政府的重视、科学家们的艰苦奋斗;认识:国防强则国强。

【解析】

【小问1详解】

内容:根据所学可知,江南制造总局是李鸿章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都是洋务运动中在“自强”口号下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举措:根据所学可知,洋务派“推行军事现代化”的主要举措是筹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中四幅图片,任选其中两幅及以上图片说明即可。如选取:南昌起义朱德手枪实物和三湾改编。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于是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

【小问3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工作,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科学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在国防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联系所学可知,新中国在国防建设上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有政府的重视、科学家们的艰苦奋斗。认识:根据材料联系所学可知,国防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军队和全社会全力以赴,国防强则国强。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18世纪,由于各种现实动机与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亚洲和欧洲的航海家发起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近年来学术界将这现象称为“大航海时代”。

——摘编自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依据金九鹏《中国古代的造船和航海》等绘制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大航海时代”,试拟一主题,并加以说明(选取两个及以上信息,中外关联,主题明确,表达成文,言之有理)

【答案】 主题:中外友好往来之大航海时代的来临。 说明:明成祖时,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海外联系,郑和七次下西洋,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14到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再加上航海条件已经具备,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迪亚士、麦哲伦和哥伦布等航海家纷纷开辟了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中外航海史上的大事件标志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5-18世纪,由于各种现实动机与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亚洲和欧洲的航海家发起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近年来学术界将这现象称为‘大航海时代’”以及图片联系所学可知,可以选取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与世界史上的新航路的开辟这两个事件进行说明。可以确立的主题是:中外友好往来之大航海时代的来临。 说明:明成祖时,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海外联系,郑和七次下西洋,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14到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再加上航海条件已经具备,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迪亚士、麦哲伦和哥伦布等航海家纷纷开辟了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中外航海史上的大事件标志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

本文来源:http://www.altdl.com.cn/daxuepaiming/9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