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资讯 > 东北地区 > 吉林省 > 正文 >

吉林省西部荒漠化成因及防治对策范文(通用5篇)

来源:吉林省 日期:2023-11-16 浏览:

【www.altdl.com.cn--吉林省】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吉林省西部荒漠化成因及防治对策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吉林省西部荒漠化成因及防治对策

【考点】

1.了解我国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从而理解导致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人为因素。

2.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及成因。

3.理解荒漠化防治的主要内容、原则、重点及综合治理措施。

【知识点】

一、荒漠化

1.概念: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实质是一种土地退化。

2.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范围: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2.干旱特征的成因: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加上山岭重重阻隔,水汽难以到达。

3.西北地区以贺兰山为界,形成东、西两大区。

4.干旱的自然特征: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人为因素的表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的灌溉。

四、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

古代盲目垦耕,大部分古绿洲相继被迫放弃;近代北方农牧过渡地带大规模移民开垦,人口剧增,迫于生计,农垦规模扩大,直接加剧荒漠化;现代由于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荒漠化越来越严重。

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防治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3.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问题思考】

1.议一议:沙漠化与荒漠化有何区别?

沙漠化与荒漠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沙漠化是属于荒漠化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单纯在风力作用下引起的沙质荒漠化。而荒漠化主要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一些半湿润地区,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后造成土地生产力衰退或丧失而形成荒漠或类似于荒漠景观的过程。2.想一想: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1)西北内陆地区东部有大兴安岭、贺兰山、秦岭,南部有青藏高原,这样来自东南和西南的夏季风湿润气流对本区来讲,或是强弩之末,或受阻挡难以深入。(2)西部的天山、阿尔泰山则将已经长途跋涉的西风气流阻挡在外。(3)本区的北部地形比较开阔,无高大山地作为屏障,就使得冬季来自蒙古高原、西伯利亚的干冷气流长驱直入,导致气候异常干燥寒冷。这样,西北地区夏季缺水,冬季干冷,在极端干燥的情况下,荒漠广布。强大的风力作用吹蚀地表,沙土不断移动、堆积,并发展扩大,广袤千里的荒漠自然成了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景观。

3.想一想:草方格沙障固沙的原理是什么?

西北地区的人们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的草方格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高三地理必修三知识点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

第二篇: 吉林省西部荒漠化成因及防治对策

吉林省西部荒漠化成因及防治对策

荒漠化是指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是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吉林省西部地区便深受其害.该文在详细分析吉林省西部荒漠化现状、特征和成因的基础上,揭示了荒漠化防治在该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与意义,提出防治措施对策,并建议为了保证实现可持续发展,该区应尽快开展的荒漠化防治工程建设.

作 者:刘明义 王跃邦 房淑琴 戴全厚 LIU Ming-Yi WANG Yue-bang FANG Shu-qin DAI Quan-hou  作者单位:刘明义,王跃邦,LIU Ming-Yi,WANG Yue-bang(吉林省水土保持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33)

房淑琴,FANG Shu-qin(吉林省辽源市水土保持工作站,吉林,辽源,136200)

戴全厚,DAI Quan-hou(吉林省水土保持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3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712100)

刊 名:水土保持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卷(期): 12(4) 分类号:X171.1 关键词:荒漠化   成因   防治对策   吉林省西部  

第三篇: 吉林省西部荒漠化成因及防治对策

中国防治荒漠化对策

我国防治荒漠化的体制障碍是:由荒漠化定义的.多样性导致的政出多门、数据多元、职责不明、功能不彰.本文对症下药给出了治标--调整职责和治本--重组机构两套方案.

作 者:卢琦 刘力群  作者单位:卢琦(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北京,100091)

刘力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10)

刊 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年,卷(期): 13(1) 分类号:X144 关键词:荒漠化防治   体制障碍   整改方案  

第四篇: 吉林省西部荒漠化成因及防治对策

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随着交通量日益增大,使道路路面面临严峻的考验,很多道路沥青路面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破坏,如开裂、泛油、松散、坑槽等现象,有的.道路甚至当年通车即发生了病害,正常维修期大大提前,直接影响了车辆的运行,也增大了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对此,现就其原因及防治措施作出详细的分析.

作 者:包坎卓  作者单位:青海省第一路桥建设有限公司,青海,西宁,810000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6) 分类号: 关键词:沥青路面   病害成因   分析   防治对策  

第五篇: 吉林省西部荒漠化成因及防治对策

矿山泥石流灾害成因与防治对策

矿山泥石流是由于矿产资源集中开采所诱发,主要分布在矿产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结合国内部分矿山开采过程中频频发生泥石流事故,初步分析了矿山泥石流的发生机理,指出地形地貌,丰富松散的固体物质,水动力条件及人为因素是形成矿山泥石流的`必备条件,对矿山泥石流形成过程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控制措施,并对今后矿山泥石流研究的方向和内容提出了建议.

作 者:刘丽 陈洪凯  作者单位:刘丽(重庆交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重庆400074;重庆交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重庆400074)

陈洪凯(重庆交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重庆400074)

刊 名: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年,卷(期):2009 28(5) 分类号:P642.23 关键词:矿山泥石流   形成机理   治理方法  

本文来源:http://www.altdl.com.cn/gaokaozixun/104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