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资讯 > 西南地区 > 西藏 > 正文 >

老西藏故事观后感(通用5篇)

来源:西藏 日期:2022-10-25 浏览:

【www.altdl.com.cn--西藏】

观后感的结尾,要对全文内容做个收尾总结,可以进一步抒发理想或希望与祝愿,把全文的情感升华到顶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西藏故事观后感(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 老西藏故事观后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西藏,独木难成林,三人方为众,人们与天斗,与地斗,克服重重困难,推翻政教合一体制,修天路、打隧道、架桥梁、盖楼房,整个社会面貌焕然一新,这是靠什么,靠嘴说,靠眼看吗?明显不是,是我们前辈一步一个脚印活生生踩出来的,他们不仅给我们踩出了“老西藏精神”,更给我们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和生命的色彩,但我们如今的很多年轻人,活得更自在,喝得更痛快,花得更大方,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走别人的路让别人走投无路,这是多么大无畏的精神,让其父母看着闹心,说着伤心,社会需要人才,这难道不是损失吗?我们应该教育好每一个祖国的未来,上一辈身体力行给我们踩出来的“老西藏精神”就是最好的教科书,用身边的事来教育身边的人,提高全民素质,凝聚各族人民力量,激发人民斗志,争取早日实现西藏的繁荣与富强。

“老西藏精神”源于当代,但它的意义和影响却远远超越了它所处的时代,它深刻揭示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规律,揭示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价值导向和路径,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永恒精神动力。

“老西藏精神”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老西藏精神”形成和发展于当代,当代人的精神价值的指向和需求,决定着“老西藏精神”价值实现的效能和客观认同度。由于“老西藏精神”的核心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集中反映着人民群众现实的愿望和要求,也就必然在实践上具有较强的可接受度,使之由群体精神上升为整个民族的精神。

“老西藏精神”是干出来、苦出来、拼出来的,不是老用嘴巴讲出来的。“老西藏”只有这三个字有点年头,但内涵一点不老,它的精神在每时每刻无不激励着我们,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光芒耀眼,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只要我们继续弘扬“老西藏精神”,西藏与全国一样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的春天。

第二篇: 老西藏故事观后感

细读“老西藏精神”,简短的5个汉字,就能让你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它们蕴含的“红色力量”。

今天,“老西藏精神”从高原跋山涉水,来到“小雪花”们身边,给孩子们带来一场精神洗礼。

讲堂上,长期驻守西藏边防的解放军叔叔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感人的英雄事迹,为“小雪花”们讲述了边防军人投身边防事业,敢于牺牲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也正是他们矢志不渝的一腔热血,永不言退的铮铮铁骨,才筑起了伟大祖国固若金汤的边防钢铁长城。

当听到解放军叔叔诉说道:“战士们因为很少吃到蔬菜,手脚脱皮、指甲脱落、嘴唇开裂是家常便饭,有的战士病倒了,有的战士因为执行任务而牺牲了,但从来也没有人退缩过,更没有过逃兵!”孩子们个个露出钦佩的眼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在军人叔叔的领读下,小雪花们用整齐而宏亮的声音表达着自己对“老西藏精神”的崇敬之情,都打算把今天收获到的“红色力量”转化为勤奋学习的强大动力。

老西藏精神的内涵

“老西藏精神”在岁月的变迁中得到不断继承和发展。18军进藏、筑路和生产任务的胜利完成,孕育了“老西藏精神”,驻藏部队在平叛斗争、民主改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展了“老西藏精神”,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思想阵地的激烈交锋,升华了“老西藏精神”。“老西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优良传统与西藏革命建设特殊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驻藏部队几代官兵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前仆后继、百折不挠、英勇奋斗凝结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

第三篇: 老西藏故事观后感

“特别能忍耐”才能厚积薄发。自古圣贤皆寂寞,共产党人要用“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心态来应对一切困难,用崇高的理想信念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关系。要以“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韧劲与耐心坚守岗位,奋发图强,勇于向一切束缚发展的障碍挑战,勇于向传统的思维定势挑战。

一切为了群众,就得以“舍小家为大家”的勇气应对所有的不顺心、不顺眼、不顺手,杜绝一切态度生硬,慵懒迟钝,甚至有意刁难办事群众的不良作风。到群众中去,就得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俯首甘为孺子牛”,为了百姓的幸福,就要敢于面对种.种非议,敢于冲破重重阻力,满腔热忱地去工作,全心全意地去为人民群众服务。

“特别能团结”才能凝聚力量。团结是党的生命,团结出力量,团结出干部、团结出效益。共产党员要自觉做到维护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团结,做到维护各民族的团结。一切依靠群众,就要将党和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知群众苦,问群众寒、解群众难,团结带领群众干好工作,让群众真正看到党的威信和作用,真正在群众心中树起党员的良好形象。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团结一心的共同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之躯。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

“特别能奉献”才能取信于民。奉献精神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最本质特征。党员要坚持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在奉献中满足他人,在奉献中提升自己,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无私奉献是共产党员的道德底线,也是最基本的政治素质。

雷锋说过,“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新形势下,全体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换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有了奉献精神,才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放在心上,才能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开拓创新,努力创一流业绩。缺少奉献精神,就会缺少为群众服务的观念,甚至办事不公,与民争利,斤斤计较,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老西藏精神”展现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优秀品德,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值得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

第四篇: 老西藏故事观后感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是共产党人崇高品质与西藏特殊实际相结合的丰硕成果,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品格的生动体现。“老西藏精神”的核心是一切为了群众,它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集中反映着人民群众现实的愿望和要求。

它得益于藏汉各民族群众的认同与实践而得以传承和发扬,是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最好诠释,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集中反映。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新形势下,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认真领会其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着力使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先进事迹与优良作风,成为我们践行群众路线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不竭力量源泉。

“特别能吃苦”才能深入基层。只有贴近群众,才能了解民需、民忧、民苦,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一线解决。“党在任何时候都要同群众同甘共苦;党员必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是《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明确要求,也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本。

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全体党员干部应牢固树立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高尚理念,扎根基层,服务一线,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来解决实际难题。通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磨砺意志,锤炼作风,把乐于吃苦同勤于实践相结合,立足岗位,真抓实干,使自己的能力在艰苦环境中得到提升,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吃苦中得以体现。

“特别能战斗”才能护国佑民。党员干部冲锋陷阵,忘我奉献,始终成为人民群众在天灾人祸面前的守护神。98抗洪、汶川地震、拉萨3.14事件……,在每一次人民的利益遭到损失或侵犯时,都有共产党人的忙碌身影。这种一心为民的战斗精神,既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体现,也是每位党员干部必备的素质。

共产党员的先锋队性质决定党员是一块特殊的材料,既要在平时看得出来,更要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始终做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时扛大梁,挑重担,抢头功。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更要做为人民服务的排头兵和领头羊,勇字当头,敢字当先,忠贞不渝,威武不屈,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和坚强后盾。

第五篇: 老西藏故事观后感

“老西藏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一部分,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在西藏特殊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学习、发扬“老西藏精神”,对于搞好西藏工作等各项工作,依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令人欣慰的是,近些年来,不断涌现了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的许多新范例。如享誉全国的“模范共产党员”、“优秀领导干部”孔繁森;全国道德模范、一等功臣李素芝;爱党报国的优秀藏族青年军官、一等功臣江勇西绕;查果拉高原红色边防队;高原铁骑——西藏军区摩托化步兵团以及不胜枚举的建藏、援藏先进人物等。在许多地方,学习、发扬“老西藏精神”已蔚然成风,“老西藏精神”正不断延续和发展。

我在学习、实践“老西藏精神”方面也有一些亲身经历和体会。我从1959年学习藏语到参与西藏工作,至今与西藏已有了半个多世纪的不解之缘。1964年于中央民族学院毕业后,即主动要求进藏,在西藏最艰苦的那曲地区坚持工作了20年之久。由于受党的多年教育和“老西藏”前辈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已逐渐把“老西藏精神”作为精神支柱,真正体验到“报效祖国、边疆为家、艰苦为荣、以苦为乐”的自豪滋味。增强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克服各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尤其通过经常下乡,坚持与群众实行“四同”(即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注意多办实事、好事,逐步实践互相尊重、互相了解、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乃至互相融合的过程。这不仅有利于搞好工作,还使我得到藏族父老的关爱,在远离家乡的情况下,感受到家乡亲人般的温暖。由此也体验到在与群众的关系上,也是“心诚则灵”的道理。

调回北京乃至退休后至今,一直心系西藏,保持退休不退色的精神,坚持为西藏的发展进步尽微薄之力。2009年,我因此曾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希望并坚信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和鼓舞下,在今后的西藏工作以及其他各项工作中,这朵“老西藏精神”的传统之花,必将在更多的青年人身上,不断结出新鲜之果。

老西藏故事观后感100字 老西藏故事观后感教师

本文来源:http://www.altdl.com.cn/gaokaozixun/7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