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资讯 > 华东地区 > 上海市 > 正文 >

2017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锦集三篇

来源:上海市 日期:2023-06-03 浏览:

【www.altdl.com.cn--上海市】

  申论是招录上海市公务员笔试考试的主要科目之一,因此了解时事热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17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锦集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17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1

  背景链接

  红旗飞扬,彩球飘飘,礼仪小姐落落大方……在西北某省一场招商会的签约现场,几个项目的签约双方大笔一挥,双手紧紧相握,一派笑意融融的场面。而在场的某市一位部门负责人无奈地对记者说:“这里头我们市的几个项目,早在半年前就签过约了,如今无非是让老板给个面子,再来捧个场。”(7月17日《人民日报》)

  综合分析

  重复签约不仅仅是某一地区的特殊现象。疯狂招商引资所带来的乱象,在不少地方都或多或少存在。而重复签约有两个目的:一是将签约仪式的气氛捧热,营造一种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景象,造成当地是热门投资地域的假象;二是让数字漂亮,通过媒体宣传,提升政绩。说到底,重复签约是一种虚荣的政绩观在作怪,国家现在强调不以GDP论英雄,但在当地事实上经济发展指标仍然是目前最明显的成绩单。不可否认,在改革开放初期,以经济数字“论英雄”的考核机制对激励官员、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负面效应也日益凸显。

  新常态下,招商造假的危害从小处讲,劳民伤财、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往大处说,破坏市场环境、延误转型时机、误导国家决策。而现实中,重复签约、虚假签约等现象在不少地方是公开的秘密。因此,经济学界有一个说法:通过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发放量判断经济运行,比通过复杂的GDP指数判断更直接、更真实。贪一时之功、解一时之困,牺牲的是投资者的信任,助长的是弄虚作假的歪风。

  [参考对策]

  第一,要加大问责力度。数据造假是统计领域最大的腐败。在某种程度上讲,招商造假也是一种腐败,要像严惩腐败那样严惩招商造假,形成不敢、不能、不想的氛围。

  第二,政绩考核机制须进一步完善。以来,中央反复强调不能仅仅把GDP及增长率作为考核评价政绩的主要指标。但是,破除“唯GDP论”后,如何评定政府绩效水平成为了摆在不少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因此,国家应在顶层设计中制定政绩考核的评定标准,拿出一套科学、客观、标准化的考核指标。

看过“2017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2017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2

  【热点衔接】

  2016年10月6日,珠海、东莞、福州相继出台限购政策;同一天,惠州也出台了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这意味着9月30日至10月6日夜间,共计19个城市先后发布新的楼市调控政策

  【解析】

  楼市限购令,就是针对目前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限制购房的政策,主要内容是限制第二套或第三套商品住宅的购买,无论全额或是贷款,因不同城市略有差异。自九月份以来相继有19个城市纷纷出台限购政策,而这一范围还有蔓延趋势, 相关专家表示这一做法都是为了抑制投资投机需求,遏制房价过快,稳定房地产市场。

  如果从2002年8月26日六部委颁发的217号文件算起,我国房地产调控历史足足走过了十年。历经十年,从单一供给管理转向供给与需求综合管理,从防止房地产市场投资过热转向重点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我国房地产调控目标逐渐清晰,政策体系逐渐建立,特别是住房差别化调控体系的逐步建立是值得肯定的。调控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根据市场的需求、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地作出调整,现阶段施行的限购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炒房热”现象,让抱有投机心理的炒房团能看到国家抑制房价的决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普通居民的正常购房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将一部分购买力分流到三四线城市帮助去库存去产能。但不可否认,又会带来新的问题。一方面是会造成二三线城市的房价在一定时期内涨幅过快,更为严重的是借贷危机,毕竟居民购房更多的是选择向银行借贷的方式,作为刺激经济的一部分,银行被鼓励多放贷,在部分城市申请按揭贷款易如反掌。但是,靠债务推动的增长风险很大,尤其是在业主无法还贷,银行坏债增多,金融风险加剧。

  特别是国家现今处于社会转型期,解决楼市问题更是任重而道远。一方面,各城市需因地施策,或限购限贷,或限房价地价,或加强监管,根据当地的不同情况选择有效的楼市政策比如:热点城市应主动公布土地储备和供应计划,合理引导市场预期,抑制短期市场波动。对去库存压力较大的部分三四线城市,应执行区别于热点城市的支持政策,通过合理信贷政策引导,让小地方楼市活跃起来,大城市冷静下来;另一方面加大保障住房的建设和供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居民的住房需求;当然国家对于房产税征收工作以及中性的住房金融政策也要进一步落实到位。

2017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3

  【背景衔接】

  大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在网活跃智能设备数量接近9亿。伴随移动互联网应用向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渗透,海量的个人身份信息、生活信息、金融信息乃至生物信息,都会散布于无处不在的网络之中。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63.4%的网民通话记录、网上购物记录等网上活动信息遭泄露;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曾被泄露,包括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及工作单位等。尽管舆论对于相关问题的关注度不断加大,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也有所增强,但个人防范始终跟不上技术演进,正如央视315晚会曝光的那样,用户在公共场合连接一个wifi都面临个人信息被窃取的风险。

  【解析】

  随着全球范围内大数据产业的全面推进,公民隐私及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传统个人信息保护框架在大数据时代遭遇严峻冲击,如何寻求个人信息的合理及有效保护成为各国普遍面临的难题。

  [个人信息安全风险原因]

  个人信息安全屡遭风险的原因在于:一是在市场需求和利益驱动下,一些不法分子打起了获取、兜售公民个人信息的歪主意。二是一些网络、电话销售、保险、贷款等公司的从业人员,把自己掌握的“个人信息资源”,卖给了不法分子。三是个人在浏览、登录网站,点击中奖信息、随便安装来路不明的软件等,不慎泄露了自己的信息。

  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传统以“知情同意”为核心的个人信息保护框架日益捉襟见肘,在适用方面陷入全面困境。

  首先,在个人信息定义方面,海量信息的收集比对大大提升信息识别个人的能力,个人信息边界日益模糊,匿名化操作困难。

  其次,在目的限定原则方面,信息比对及二次利用是大数据价值开发的核心,个人信息超出原初目的的利用在大数据环境下成为常态,传统目的限定原则被不断突破。

  再次,在用户同意与用户控制方面,个人信息收集的隐蔽性及流转的复杂性超出预先告知及用户的理解能力,用户往往除点击同意外并无其他选择,用户控制难以行使,权利实质被架空。

  最后,在多方主体责任认定方面,多元主体尤其是第三方信息中介的力量异军突起,传统架构中难以寻求有效的适用规定,造成其责任界定不清与监管空白。

  [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举措]

  大数据时代下,对于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需要多措并举: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要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保护最好的办法还是立法,通过法律明确组织和个人在处理信息过程中的责任,建立个人信息的监管体制,明确滥用他人个人信息的行政处罚制度和责任。依法采用各种特殊侦查手段,对此类违法犯罪活动的集中打击。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要加大对信息源头的监管。工商、医疗、民政、银行、民航、电信、网站等一些部门和服务机构,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要对这些部门和机构行为均予以严格规范,明确个人信息保护的原则和要求,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监管保护。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要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公民道德素质的教育,引导公众自觉学习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首先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个人资料,再者要敢于争取属于自己的个人权益,把信息看作是“宝贵的财富”,提高警惕,不轻易泄露信息。

本文来源:http://www.altdl.com.cn/gaokaozixun/88278/